提到我国近代的发展历程,绝对是一部充满辉煌与坎坷的历史画卷。从鸦片战争起,中国便失去了曾经的盛世辉煌。从那个时刻开始,无数仁人志士挺身而出,为了振兴中华,投入了艰苦的奋斗。而正是在这段动荡岁月里,马克思主义传入了中国,给了那些热血青年一条明确的方向。电影《建军大业》生动再现了党从无军队到建立强大革命武装的过程,其中,军长叶挺这个人物更是让人印象深刻。他不仅是老一辈革命者中的杰出代表,也是革命历史的重要见证者。
叶挺年轻时便当上了军长,投身革命的决心丝毫不亚于任何人。曾经隶属于国民党的他,在发现两者信仰不合后,毫不犹豫地转投我党,成为了其中的一员。虽然他有着光明的前途,但命运却让他在飞机失事中不幸遇难。当飞机发生意外时,机上还有另外三位重要人物,他们分别是谁呢?
展开剩余80%其中,王若飞是我党的一员重要人物,他曾在中共中央担任多个关键职务。1931年,他从莫斯科学成回国,但不幸的是,因叛徒的出卖,他被国民党军队逮捕。面对捕获,王若飞表现得异常坚决,誓死不降。即使在敌人的监牢中,他依旧坚持传播革命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理论,唤醒了许多狱友的觉悟。
这一举动很快引起了国民党军的警觉,他们试图采取措施压制王若飞的锐气。于是,他们将一位自称是“草莽英雄”的土匪头子关进了王若飞的牢房。这名土匪头子自以为是“梁山好汉”,一进牢房便对王若飞说:“兄弟,咱们被关在一起了,听说你也是大人物,咱们一山不容二虎。”王若飞看了看他,心中已经判断出他是一个倔强好斗的人。于是,他谦虚地回应道:“我不过是头牛,哪敢与虎争雄。”土匪头子不解地问:“大家都说你们共产党打仗很厉害,怎么还说自己是牛?”王若飞不急不躁,真诚地答道:“对待敌人,我们当然英勇,但对于人民,我们更像是一头勤勤恳恳的耕牛。”
这一番话深深打动了土匪头子,王若飞的谦和与智慧让这位倔强的土匪产生了动摇。之后,王若飞循序渐进地向他讲述了共产主义的真理,土匪头子逐渐意识到共产党的伟大与正义,最终决定加入革命,投身我党的事业。这样,国民党军的阴谋被王若飞巧妙化解,他不仅没有被打垮,反而成功地传播了革命思想,影响了更多的人。
虽然博古在第五次“反围剿”中因判断失误导致了红军的困境,失去了最高领导职位,但他依然担任了代理主任,并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。事后,博古向党组织报告并接受批评,同时更加努力地工作以弥补过失。在抢渡金沙江之前,博古作出了周密的渡江报告,并全力支持毛主席领导下的党中央。每当红军内部出现问题时,博古始终坚定地站在毛主席一边。虽然他因错误使我军一度陷入困境,但他毫无怨言,虚心接受批评,积极投入工作,弥补过错。然而,令人痛惜的是,这位品格优秀的同志最终却因飞机失事而牺牲在重庆谈判途中。
邓发是我国著名的工人运动领导人,出生在贫苦家庭,年幼时便开始干杂货工作。正是这段艰难的经历,培养了他坚定的革命信念。15岁时,邓发遇到了香港的海员工人领袖苏兆征,革命事业由此拉开帷幕。此后,邓发投身于多次工人运动,并在加入党后,先后担任了多个重要职务,组织并推动了各地的革命工作。1928年,邓发被派往香港从事地下工作,积极与反动势力作斗争。
在遵义会议上,邓发坚定地批判了王明的错误,坚决支持毛主席领导下的党中央。在长征途中,邓发带领部队克服重重困难,跋山涉水,继续坚持革命斗争。经过三年的艰苦努力,邓发先后前往莫斯科学习,并受中央委派前往新疆开展工作。在新疆,邓发积极推动区域统一和发展,支持抗日战争,极大地促进了党中央在新疆的工作,成为了民族抗战的重要支援力量。
抗日战争胜利后,我国面临着两个政权的对立。为了避免内战,国共双方开始了重庆谈判。然而,在谈判结束后,邓发与王若飞、叶挺和博古一起,乘坐飞机从重庆返回延安时,不幸遭遇飞机失事,邓发和其他三位革命英烈英勇牺牲。至今,飞机失事的真相依然悬而未决,许多人怀疑蒋介石可能在其中有所操控,但未有确凿证据。不论事件真相如何,我党失去这四位杰出的革命先驱,是不可磨灭的悲痛。周总理得知这一消息时,悲痛欲绝,忍不住泪流满面。
这些历史已经成为过去,但对于我们后代而言,不能忘记这些英雄的牺牲。正是因为他们的奉献与牺牲,才有了今天我们享有的和平与安定的生活。因此,我们必须牢记历史,珍惜当下的一切。
发布于:天津市